2021教育学考研333专业课如何做到临场应变?
2021教育学考研333专业课知识量大,理解难度深,是考研复习中的重点所在。我们知道,考试并不是一场死记硬背的比赛,理解二字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在考研专业课上做到随机应变,自如应对不同的考查方式呢?下面海天考研来为大家分析这个问题。
1、全面思考能力
答题并不是只需要会几个“套路”“模板”就可以,相反,答题是一个需要长期训练的过程。你需要会读题,能读清楚题目“到底有几个问”、在问什么。你需要掌握一套系统化的思考技巧,不是什么模板,而是一套帮你能够把问题思考得更全面的习惯。
如作用题答题思路与框架
首先是作用结果论,即消极作用与推动作用或者作用机制论,一个理论在某个方面起了什么作用,“起作用”本身就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可以按照这个理论发生作用的过程进行分析,重点在“作用过程”;以发挥作用的过程机制为切入点,按照流程进行分析,消极作用与推动作用一分为二来看就行。
2、充分的训练,学会应用知识
你还需要足够的训练量,答题其实不止是技巧练习,同时也是一个帮助我们重新组织、理解、记忆知识的过程。以题目,特别是以通用性强的“母题”为核心,重新去组织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看过的所有课本、公众号、论文、热点、专题中间学到的东西,吸收、消化,让我们真正为走上考场做好准备。
另一方面,也要重视限时模拟的重要性,刚开始做题肯定非常慢,所以一定要多加练习鸭!到最后做一道论述题最好控制在30分钟之内,后期一定要进行相应的手写模拟哦。
3、专题的整理归纳
大家可以试着将各种真题题型分门别类,整理自己的专题笔记,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题型分类比如细节题、观点题,再拆解问法,比如问的是理论的嬗变、影响等等。然后再横向将一个类型的题目统一进行答题框架的整理和题内逻辑的拆解,可以按照特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几个方面整理相关的答题小标题列成框架,并在专题后面附上自己积累的案例。这样通过“纵”、“横”两部分的拆解,把所有的题目吃透。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题目,结合自己的答案以及优秀答案,整理出一份既符合自己的思维方式,又比较出色的答案,在看以及背诵这些专题时,对一些好的例子、名言和词语做标记,方便在快速浏览时也能一下抓到重点。
对于专题的整理不用太早,因为太早了你对于整个学科的把握还没达到一定程度,前期要以牢固基础理论知识为主。
总而言之,对知识点的把握加上对各类题型答题方式的掌握加在一起,专业课做到临场应变不会是问题~海天考研建议考生们在进行2021教育学考研333复习时切记知识点的融会贯通,避免死记硬背。
2025考研人数达388w,考研热度依旧火热!如何备战2026考研?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在职考生如何备考?考研知识点繁多,择校困难大,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网课面授多项选,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