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专业课越来越灵活,参考书上没有怎么办?
我们知道,考研的试题不会一成不变,同样的专业课同样的知识点,如何体现出区别呢?可能有同学已经发现,近年考研专业课的出题方式已经越来越灵活了,甚至有时会出现超纲的现象,这对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又有了更高一层的要求。下面,海天考研小编为大家准备了针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开卷也不会的原因
开卷考试也会不及格?是的,其中原因如下:
1、题目越来越灵活,就算考察书本知识也会换个说法或者拐个弯
老师出题的目的是为了考察大家的思维能力,而不是让大家把书上的知识原封不动照搬。各位考研er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看到哪一年的题目全是书上的,背背就可以应付的基础题,不会觉得老师们出题太随意、太简单了吧。翻阅各个高校的初试卷子,大家会发现有的题目书上根本找不到原话,而且这种趋势愈演愈烈。
书本是考研的基础,理论是答题的依据,但是真题才是王道。面对普遍更加灵活的出题方式,仅靠背书,或者辅导机构和学长学姐们的押题、热点话题、大拿论文......这些是不能让你完美应对考题的。知识点必须要背熟、论文也要看一看,但是什么题都不怕都会答才会有底气,才能雄赳赳气昂昂地步入考场。
2、知识记忆混乱或者僵化,你需要梳理一下
这是复习中后期会遇到的情况,可能你确实把书上的知识点记住了,可是看到题目并不能瞬间对应起来答题,或是牛头马面将这个答案安到那个题目上。
其实复习认真努力地同学们会发现,背了几遍书后再看往年地真题,每一个理论都能安上、每道题都能有所答,但是在实际答题过程中,自己却不会灵活使用。看到答案后的恍然大悟对考研来说毫无用处,现在你可以看着答案当事后诸葛亮,但是考场上你还能有机会这么做吗?考试的时候想不到知识点利用,那就是徒劳。
还有一些考研er,其实可以在答题过程中正确利用理论,但是却没有从题意出发,根据上下文进行整合,结果就是,你说得对但是读起来不太通畅、非常生硬。
这种情况说明三个原因:
(1)知识掌握不到位
这个知识掌握不够不一定是指你的书背的还不熟,而是你对书上的知识的不能明确使用。很多人背书可能会记得这些知识点在书的哪一页哪一部分,你知道了书上知识地具体内容、定义、特点与评价等,但是不知道用到什么地方、回答什么题目。
所以,大家一定要使用,多多练习真题,将题目与你脑海中的答案一一对应起来,知道知识点应该在什么时候使用。
(2)信心不够,不敢用
许多同学有的时候知道题目在问什么,心里也有了长篇大论,但是却怕自己根据题意对理论进行删减后,让答案失去了准确性,只能机械照搬自己知道的所有内容,结果就会造成答案中理论大段却不恰当的现象。
还有的答案其实理论本身用得都算恰当,但是理论过多、自己没有梳理,一起拿出来看,就会觉得全文只是在堆砌理论!
(3)过度标新立异,乱用不恰当或者不熟悉的例论
这是一些相对优秀的同学的常见毛病,乱用理论、特别是一些批判性的理论,导致写出来的内容显得不说人话、掉书袋。部分“高端”的理论,用好了确实能让老师眼前一亮,但是答题当中使用理论,第一要求不是新异,而是恰当,乱用自己也没能完全掌握好的理论和不恰当的外学科理论,很可能会起到反效果。
所有的理论不仅要知道是什么,更是要知道怎么用,用在哪些情境、哪些题型中,才是答题的“王道”!
3、不会答题,绝世武功只能发挥三成
凭什么高中3年做的考卷堆起来有一座山那么高,考研的时候我们却只是背背书就可以上考场?应试这种事情,训练也很重要。
有些同学答题“全凭直觉”,问题是,如果你的直觉不对、怎么办?有些同学思考太慢、写字太慢、什么都太慢,结果答题答不完,哪怕后面的题你会做,那又怎么样?只背书、不练题,全身功力最多只能用出来三成。写完,你就已经战胜了一大批竞争者!
在考研中,虽然超纲的知识点较少,但有不少分析题都需要考生结合实际情况作答,这就对我们对教材之外的知识掌握度有所要求。海天考研建议考生认真参考以上复习建议,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2025考研人数达388w,考研热度依旧火热!如何备战2026考研?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在职考生如何备考?考研知识点繁多,择校困难大,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网课面授多项选,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