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三跨北师大上岸学姐告诉你专业课如何拿高分
都说考研报考哲学专业需要极大的情怀和兴趣,今天就有一位本科学国际贸易的考生成功凭借自身的兴趣和努力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专业,下面就随着海天考研一起来看看他的备考之路!
我说我是政法的,很多人以为我是学法的,其实我是学国贸的,学不会数学,综合考虑,最后选择三跨北师大。
这一路走来,有过很多外界的质疑,有时候我自己也有点怀疑,9月份的时候,我怕自己不行,想着要不试一试本校的推免,奈何错过了申请时间,后来可以补,但自己排名不占优势,最后还是老老实实的去备考。
由于北师大往年真题没有答案,10月份的时候,我自己写好,拿去让老师帮我看,老师婉言提醒要不跨考本校。
那个时候觉得考不上,大不了工作,没有经过社会的摧残,对失败后去工作,也没有多少概念,没有太多优劣区别,不同选项而已,只知道努力往前走,就对了,期待成功,但也接受所有可能的不确定因素。
11月份和同学一起去现场确认,知道我的目标院校是北师大,能感觉到她们的惊讶,但是,也不能换了,就这样吧。
成绩出来,一是没啥概念,二是有点真担心了,第一时间告诉了老师,问老师,需要调剂回来不,调剂回来需要准备啥。
老师说:你专业课的分数很高,总分也可以,先好好准备复试。
去北京复试完,出来给朋友说:表现得很不好。
这一路走来,从自信满满到怀疑,再到自信满满到怀疑,直到拿到录取通知书,才结束这个死循环。
跑题了。。。。。
进入正题,专业课如何拿高分,文史类专业课通用。
必须做到以下几步骤
一熟悉参考书内容
1.为什么第一遍只是“熟悉”,而不是背知识点?
原因有二:
一是因为第一遍专业课的复习是为了打好基础,不必要牢记~当然有过目不忘的本身真是让人羡慕啊。
二是因为第一遍复习专业课,还没有掌握重点、框架,如果一开始就背知识点,那是未消化的、没有转化为自己的死知识点,而且是杂乱无章,背起来很费劲。这样做既没有把基础知识梳理清晰,也没有理解,反而效率很低。
因此,我觉得第一遍就是在理解的同时扎实的梳理专业课内容,打好基础。
2.“熟悉”的标准是什么?
和考试阅卷的标准相关——答案知识点齐全,分析有逻辑且能够进一步具体的解释。也就是第一遍要达到怎样的效果。
简单来说,就是全面、细致、逻辑。进一步说明即,全面掌握知识点,不遗漏;细化每个知识点,整成条;理出每个章节的框架图,有逻辑。
3.如何达到这些标准?
如果达到以上标准,那么第一遍的复习就是效果很棒的。
问题来了,关键是如何做——
根据上课笔记(或者自学一遍),可以用概念、用问题等方式分类整理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做到每个知识点有几条,标记每条的关键词,明确每条之间的逻辑关系。
就这样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整理罗列出来,以考试答题的形式手写(或者打字~一定要自己动手,才会印象深刻)。
等到把这一章的概念、知识点梳理完,整出一个框架图,这样有利于知识模块的形成,便于答题时快速筛选相关知识。
二记忆知识点
作为文史类考试,记忆知识点是必须的,而且是获得高分的保障。
那么如何记忆——
1.抓关键词。
在第一遍熟悉整理的基础上,每个知识点都有相应的关键词词条,用关键词串联知识点,从而减轻记忆知识的复杂性。
2.相关知识点分类记忆。
记忆最怕记混,要把这个问题扼杀在萌芽期。碰到相关和相似的问题和概念,一定要死磕,找出最大的区别点,从而加强记忆。这类相似的概念或者知识点最容易考选择题和多选题。
三做真题,反思并补充自己整理的答案
当我们整理知识点时,一定存有这样对待疑问——我整理的知识点是否全面,是否正确。
其实文科类的答案,很多时候比较灵活,但是关键的知识点就那些,所以首先要保证关键知识点必须正确,然后再做真题时,对照答案,补充自己除了关键点之外的答案。——主要针对简答和论述题。
那么,对于选择题如何准备?
除了在记忆时把相似或相关知识点区分来应对多选题外,还要在做真题时,把自己易错的题整理出来,区分四个选项之间的差别,分析自己选错的原因。
是因为知识点没掌握——那就翻书重点记忆该知识点。
是因为没有理解自己已经记住的(或者记忆笔记模糊的、混乱的)——那就要去进一步理解知识点,揣摩出题人的意图,以便下次避免这个错误。
文史类考研其实最关键的三步或者三个关键环节就是以上说到的,只要一步一步扎实做到,就一定不会很差,就会有收获。
考研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一次新的经历,因此从前辈那里学习考研经验是每个考研萌新必经的过程,当然这不代表我们需要照搬他人的复习模式,只是对于学习过程中学长学姐已经走过的弯路、踩过的坑,海天考研建议大家尽量避免。更多2021考研学习方法欢迎继续关注海天考研网的每日更新!
2025考研人数达388w,考研热度依旧火热!如何备战2026考研?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在职考生如何备考?考研知识点繁多,择校困难大,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网课面授多项选,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




